應用案例
首頁
技術園地
應用案例

Qwater 成功案例

1.民國100年桃園羅浮國小Qwater淨水模場建置
桃園縣復興鄉羅浮台地部落,位於桃園縣復興鄉偏遠山區,桃園縣環保局曾多次對羅浮簡易自來水之水質進行檢測,偶有不符合現行飲用水水質標準,其中以大腸桿菌群密度偏高次數較多。因此,水利署於桃園縣復興鄉羅浮村之羅浮國小內,建立兩套15 CMD之Qwater示範模場,共計30 CMD水處理量,建置至今產水量已達17,780噸,每噸水耗電量不到1度。Qwater於平時,可替代既有簡易處理系統,使出水濁度及菌數符合標準,使該地師生及居民有更潔淨的水可使用;於災難時,可作為緊急供水之用,有效處理高濁水進行處理,提供給所需要的災民使用,若災期時間長,並可移動及組裝系統於臨近溪流旁,進行淨水處理。另一方面,因設於羅浮國小內,兼具教育意涵,已成為環境教育之示範模場。

 


2.民國100年Qwater淨水船研發
因應泰國水患災區淹水環境,水利署、慈濟與工研院,合作研發的淨水法船,應用十餘年前慈濟人設計用以運送飲水食物、接運受困者的急難救助艇,整合Qwater淨水系統,便成具高機動性的「水陸兩用」緊急淨水設備,同時能煮水泡香積飯,在小艇上裝淨水系統,浮航於水患災區,同時抽水過濾、淨化供給飲食,為一種新穎有創意的概念。此套新式淨水船,已參與多次防災演練及相關展覽,研發成果備受矚目。

 


3.民國101年新北市法鼓山綠能Qwater淨水模場建置

法鼓山地處海邊山區,風力強風量大,日照充足,天然環境相當適用於綠能Qwater系統,且考量法鼓山為知名的觀光、宗教聖地,設於淨水設備此地,將有極高的教育推廣價值,亦可改善此地水質欠佳,砂濾淨水系統的效能有限之問題。此綠能系統的最大發電量達2400 W,並設有貯電設備,測試結果較傳統Qwater設備可節省70%之耗電量,適用於電力受限之區域。

 


4.民國102年菲律賓海燕颱風救災
2013年世紀強颱海燕重創菲律賓中部36個省份,釀成嚴重災情,超過5,000人死亡,1,000多人失蹤,受災民眾超過430萬人。當全世界的急難救助資源紛紛湧進菲國救災,水利署與工研院所研發之「Qwater」緊急淨水設備便隨著國際賑災團體慈濟基金會進入災區支援,將三套設備送送往菲國萊特省獨魯萬市(Tacloban)。風災後當地飲水需求孔急,當地販售瓶裝礦泉水的價格甚至飆升三倍。為即時提供災區飲用水,工研院人員在一天之內就架設好三台「Qwater」淨水設備,災區民眾則是立即拿出家中大大小小容器,有秩序地排隊準備取水。當地災民飲用後紛紛表示口感比販售的礦泉水更好。「Qwater」淨水設備可濾除水中懸浮固體與致病微生物,在物資匱乏災區建立安全衛生的環境,提供即時、足夠與符合衛生及水質標準之飲用水。

 


5.民國104年乾旱Qwater緊急淨水設備演練
104年年初全台降雨量驟減,各地水庫蓄水量皆已達下限,故針對工業與民生用戶進行限水措施,後續雖有零星降雨,但仍無法解決目前所面臨嚴重乾旱問題,為避免造成水源短缺衝擊及增加桃園水利會停灌區埤塘水利用,北水局引進經濟部水利署與工研院共同研發Qwater緊急淨水系統,於桃園國際路、莊敬路生態埤塘及台中樂業路蓄洪池進行緊急淨水演練,可緊急解決民眾之用水需求。

 


6.民國104年蘇迪勒颱風救災緊急供水

104年8月蘇迪勒颱風過境,強風豪雨造成烏來山區道路中斷,經過搶修才勉強行車。不過由於災情過於嚴重,災區一度缺水斷電,經濟部水利署及工研院研發的Qwater緊急淨水設備,與慈濟基金會合作於8月10日進駐,在新店龜山國小設置淨水站,每天提供15噸乾淨飲用水,供當地民眾取用。緊急淨水任務持續一個禮拜後圓滿結束,共計7天已提供至少1000桶10公升裝之乾淨飲用水,相當於約2萬個寶特瓶用量,不僅解決災民用水問題,也減少了寶特瓶垃圾產生。最終水質分析結果後皆符合飲用水標準,讓災民們在辛苦災後復原家園之餘,在飲用水上更為安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