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聞/專題報導
首頁
技術園地
新聞/專題報導

工研院、台水 今日簽署合作意向書

2018-04-25 12:17 經濟日報 記者馬瑞璿/即時報導

工研院、台水今(25)日簽署合作意向書,結合工研院水處理核心技術能量,為台灣建構完整水處理產業鏈,提供台灣民生及工業用水解決方案,並揮軍東南亞水處理市場,搶進新南向商機。

工研院董事長李世光表示,缺水最佳解決方法之一,就是利用科技方法處理使用過的水,將水循環回收再生利用,台灣每年約有18億噸的工業用水量,但回收使用率僅40~60%,顯示台灣仍有相當大水處理商機。

李世光指出,此次與台水公司合作,可說是水處理產業進一步軟硬整合,在雙方優勢基礎上,以AIoT(人工智慧結合物聯網)科技與水處理技術應用於水質預警與監控、漏水診斷與防治、水質改善等面向,從水的源頭、中端水運送傳輸到末端廢水處理提供完整解決方案,未來將整合工研院水資源新創公司與台灣水資源A-Team設備製造商相關業者一起投入,建構台灣水產業鏈,搶攻水處理新藍海市場。

台水董事長郭俊銘表示,台水管線超過60,200公里,是全世界管線最長、供水最多、產水能力最大、擁有最多獨立供水系統的自來水公司,近五年水質合格率平均99.94%,具世界一流的水準。

東南亞許多國家受極端氣候威脅,缺水狀態頻傳,且因積極發展工業,許多水源遭受嚴重汙染,影響用水安全。

郭俊銘指出,過去,台灣自來水事業同樣也經歷了這些困境,淬煉出豐富的經驗與技術,在此歷程,工研院也利用科技克服了諸多國內水處理難題,貢獻良多,今天,雙方進一步合作,結合應用科技與水處理產業,帶動國內水務產業發展正向發展。

工研院、台水今日簽署合作意向書後,未來雙方將更緊密結合,就水處理技術諮詢及推廣應用,進行交流與合作,除推動國內水處理產業的升級,也將瞄準新南向國家等海外地區,輸出自來水處理技術實力,達成互利雙贏目標。

 

工研院的流體化床結晶廢水處理技術(FBC)可處理含氟、砷的工業廢水,

並實際應用於長春麥寮廠的廢水處理。 圖/工研院提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