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物處理

淺談COD

COD(Chemical oxygen demand) 到底是甚麼??如果想用一句話說完,便是「以氧氣表示水中可被化學方法氧化的有機物含量」。一般實驗上取得該數值的方式,是以強氧化劑將水中有機物進行氧化,再以氧化劑消耗的程度換算為需氧量,該值普遍用來衡量水質被「有機物」污染的狀況。

        有關 COD 的定義我想已經算是老生常談,在 Google 或是 Wiki 上應該都可以查到不少資料,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談一些「原來 COD 可以這樣用」以及「常被混淆的觀念」,我們先稍微回憶一些基礎的東西:有機物是由碳及氫兩個元素所構成,其中碳的外層電子數是從最高氧化態 +4 到最高還原態 -4,代表物質分別為 CO和 CH4;另外,碳與其他常見元素對電子親和性的強弱關係(也就是搶奪別人電子的能力),大致上是依照「O>Cl>N>S>CH」的順序(其元素對應的氧化價電子數如表1所列),其中氧最會搶奪電子且最還原態為-2,因此看到碳旁邊的氧就優先替它標上-2,例如前面提到的 CO2中有兩個氧,所以電子數是-2×2=-4,標示方式如圖1或表示成 ,電子平衡(分子為電中性)的結果碳的電子數就是+4,標示方式如圖1或 (順便一提 CO的碳已經沒有可已被氧化的電子,分類上屬於無機碳);而氫則是最會丟掉電子且最氧化態是+1,所以大多數的情況下氫都可以直接寫上+1,例如上述 CH中氫有四個 +1×4=+4,所以電子平衡的結果碳的電子數是 -4;至於氮只要緊鄰在碳旁邊也大可放心的標上 -3,綜合氫與氮的原則,HCN 中碳的電子數是+2,依此類推。

1–部分元素常見的氧化價電子數 (Sawyer et al., 2003)

圖1甲烷、二氧化碳及氰化氫的外圍電子數

         至此,我們可以理解成COD 指的就是有機物的碳元素上那些還沒被搶走(被氧化)的電子」,只是電子的觀念比較抽象,所以一般都用氧的單位來表示罷了(單位本應為 mg O2 L-1,但因 O又常常被省略,所以mg L-1就是我們常看見用來表示 COD 的單位)。那麼,為何我們需要瞭解COD跟電子之間的關係呢??因為可以讓我們在知道某個有機物的分子式後,不需列出平衡化學式,即可快速且正確的找出理論的COD值,熟悉之後可運用在:脫硝反應中不同有機碳源的轉換、甲烷化反應中不同有機物的甲烷產量、計算異相(氣液固)反應中反應物與產物的質量平衡及有機物氧化劑的加藥量等等。實際作法上,首先是「分別列出反應物到產物轉移的電子數1」,接著將「電子轉移的總數乘以82」就是該化合物的 COD,以最簡單的 CH氧化到 CO為例:

 

再舉個乙酸為例:

 

用平衡化學式的方式再檢驗一次看看是否相同:

或許簡單或常見的化合物中,上述兩種方法的差異並不顯著,但試想如果今天的化合物十分複雜或陌生,例如:三聚氰胺、TMAHDMSO3-MEP,有興趣的人可以試著比較這兩種方法,來找上述有機物的理論 COD 看看。

1:一般有機物氧化反應的最終產物默認是最高氧化態(δ=+4)CO2,如果有其他產物則需另外列出;

2:一個氧元素可以搶2個電子,而1 mol氧原子的分子量是16 g16 g/2 e- eq = 8 g (e- eq)-1所以意思就是轉移每mol電子需要8 g的氧。

        在了解 COD 與電子的關係後,接著我們就可以來說說「假性 COD」這個名詞了,假性 COD 泛指水質分析時會消耗重鉻酸鉀(被氧化),但本身不含有機碳的物質,包括高濃度的鹵素離子(COD干擾物質)、亞硝酸鹽、亞硫酸鹽及硫代硫酸鹽等等,其原因就是上述這些物質核心元素並不是最高氧化態,並且在高溫與濃硫酸的催化下容易被重鉻酸鉀氧化,導致量測到額外的 COD 測值,如一開頭所說,COD 普遍用來衡量水質被「有機物」污染的狀況,於是這些可以被氧化的無機物質便造成所謂的假性COD,雖然不是有機物但是排放一樣會消耗水體中的溶氧。另外,COD 干擾物質中「亞硝酸鹽(+3)」值得提一下,它與氨氮(-3)同樣都不是氮的最高氧化態(氮最高氧化態的電子數為硝酸鹽的+5),為何沒提到氨氮會造成干擾呢??這是因為氨氮 N之間鍵結的強度及化合物結構的穩定度皆大於亞硝酸鹽的 N鍵結(原因跟自由能有關,需另外的篇幅來解釋),所以氨氮在分析 COD 的方法下是無法被重鉻酸鉀所氧化,然而,有趣的是有一種叫硝化菌的微生物卻可以輕易的把氨氮氧化(該生化途徑亦是自然界中重要的氮循環之一),是不是開始覺得這些單細胞微生物是個了不起的存在呢。

        既然提到了微生物,BOD(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) 這個水質指標也必須拿出來好好跟 COD 討論一下,BOD 跟 COD 主要的差異就是在分析時利用細菌取代重鉻酸鉀,來量測有機物有多少電子可以被氧化。然而,一般情況下都會認為重鉻酸鉀的氧化力比細菌的酵素強,所以常常會聽見 CODBOD或是BOD/COD0.6之類的說法(都市污水及容易分解的廢水確實如此),但是有些污染物並不遵守這個原則,例如TMAH (Tetramethyl ammonium hydroxide) 是一個以氮當作中心原子,由四個甲基包圍構成的四面體有機物,雖然 TMAH 帶有四個富含電子的甲基結構,透過下表2卻發現正常的分析流程下,TMAH 這種物質竟然幾乎無法被量測到 COD,但是卻可被量測到部分的 BOD(TOC可更準確的量測其有機成分),這是因為好氧菌中有一個族群專門分解帶有甲基的有機物,稱作 methylotrophs 一種嗜甲基有機物的細菌,可輕易的分解 TMAH 這種化合物,不知道各位是否有注意到這時候竟變成 BODCOD!也正因為工業廢水經常會顛覆我們所學的認知,COD 不一定總是≧BODBOD/COD 的比值也不一定是是≧0.6,所以記得下次遇到工業廢水時,就要注意到不一定可以用 COD 乘上0.6以估算 BOD

2TMAHMEA理論與實測的CODBODTOC (Chang et al, 2008)

        TOC(Total organic carbon) 如前段敘述提及,因其分析的原理就是透過高溫氧化或是超臨界濕式氧化法,直接量測水中有機碳的含量,因此常常被拿出來與 COD 做比較,特別是當 COD 無法準確量測的時候,有時候不得已會把 TOC 乘以 2.53.5 (最常聽見的是2.8) 當作是 COD 的值,所以我就來說說這個數值到底怎麼來,還記得前面計算甲烷與乙酸的理論COD?? 1 mol 甲烷的理論 COD 是 64 g,因為甲烷只有一個C,所以1mol 甲烷的理論 TOC 是 12 g,因此甲烷的 COD/TOC 就是 64/12=5.33;而乙酸理論 COD 也是 64 g,但因為有兩個C,所以理論 TOC 是 24 g,所以乙酸的 COD/TOC=2.67,所以 COD/TOC 可以想成有機碳元素外圍可被氧化的電子數多寡,但它在不同有機物之間並不是一個固定值,一般常見有機物的比值大都落在 1.33(甲酸)5.33(甲烷)之間(如表3所示)。有關 2.53.5 這個比值的說法也有兩個,一個就是 2.53.5 剛好是 1.335.33 的平均數值附近,另一個說法是常見廢水的 COD/TOC 大約都落在這個範圍,至於 TOC 數值能不能直接乘以 2.53.5 這個數值當作 COD,建議僅適用於完全未知的廢水組成時,粗略概估另一項水質指標的參考(通常是抓稀釋倍數用)COD 分析沒問題的情況下,不建議直接以 TOC 估算 COD 值。

3常見有機物COD/TOC的比值

以上由於篇幅略長,最後幫各位做個小結:

1. COD 指的就是有機物碳原子中那些還沒被搶走(被氧化)的電子,且以氧濃度來表示,單位為 mg O2 L-1,但因 O又常常被省略,所以mg L-1就是我們常看見用來表示 COD 的單位。

2. 計算有機物的理論 COD 的快速方法:Step1「分別列出反應物到產物轉移的電子數」,Step2「電子轉移的總數乘以8」,即為該有機物 1 mol 的理論 COD

3. 假性 COD (通常也是 COD 干擾物質),這裡泛指可以被重鉻酸鉀氧化,但本身並不含有機碳的化合物,包括鹵素離子、亞硝酸鹽、亞硫酸鹽及硫代硫酸鹽等,這些物質排放進河川大部份同樣會消耗溶氧(鹵素除外)

4. CODBOD 或是 BOD/COD0.6 僅適用於都市污水,工業廢水不完全遵守這個準則

5. 一般有機物的 COD/TOC 介於 1.33(甲酸)5.33(甲醇)之間,TOC 濃度乘以 2.53.5(一般是2.8) 後當作 COD 濃度,建議僅適用於完全未知的廢水組成時,粗略概估另一項水質指標的參考,分析上沒問題的情況下,還是建議直接分析 COD

參考文獻:

1. Sawyer, C. N., McCarty, P. L., Parkin, G. F. (2003) Chemistry for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nd Science, McGraw-Hill, New York.

2. Chang, K. F., Yang, S. Y., You, H. S., Pan, J. R. (2008) Anaerobic treatment of tetra-methyl ammonium hydroxide (TMAH) containing wastewater, Ieee Transactions o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, 21(3), 486-491


撰寫:林翰磷

連絡電話:(03)5732989

E-Mail: itriA50649@itri.org.tw